<strike id="nd4ra"><bdo id="nd4ra"></bdo></strike>

  1. <em id="nd4ra"><acronym id="nd4ra"></acronym></em>
    1. <th id="nd4ra"><pre id="nd4ra"></pre></th>

      <th id="nd4ra"><pre id="nd4ra"></pre></th>

         中國語  日本語

      日美關系依托安保與經濟回避深究戰爭責任
      2016-12-29 15:08:26   來源:日本動態   評論:0 點擊:



      日美關系依托安保與經濟 回避深究戰爭責任

        安倍晉三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將于當地時間27日一同訪問太平洋戰爭開端地美國夏威夷珍珠港。繼5月奧巴馬訪問核爆地廣島之后,又一次祭奠戰歿者之旅將成為展現超越恩怨的歷史性和解之機會。日美一直以安全保障與經濟作為兩個車輪發展兩國關系,相互回避深究戰爭責任,在此讓我們回顧一下二戰后71年的日美關系發展歷程。

       

      ▽重建與拉攏

       

        輕武裝重經濟的“吉田主義”。日本前首相吉田茂將安全保障交給美軍而專注經濟發展的路線成為了戰后日美關系的基礎。標志日本恢復獨立的1951年的《舊金山和約》及之后的《日美安保條約》確立了這一路線?!杜f金山和約》中以美國為首的多個國家放棄了索賠權,安保條約則承認了美軍的合法駐留。日本專注于戰后重建,美國則在東西冷戰日益激化之中謀求拉攏日本進入西方陣營。

       

        1960年時任日本首相的池田勇人提出了“國民所得倍增計劃”,以經濟高速增長的方式使“吉田主義”結出碩果,同時確立了日本作為自由主義經濟圈一員的立場。日美文化教育交流會議也在此時設立,謀求推進安保、經濟之外的草根交流。

       

      ▽寬容與摩擦

       

        20世紀70年代可以說是日美關系的一大節點。1972年返還沖繩,1975年昭和天皇訪美,1976年美國總統福特首次正式承認開戰后強制收容日裔美國人是錯誤的決定。

       

        昭和天皇訪美象征了戰后的歷程。天皇訪美時就戰敗后的援助表示感謝,但并沒有提及戰爭責任。美國國民對昭和天皇的訪問表示了歡迎。不同于1971年天皇訪歐時英國和荷蘭爆發的激烈抗議活動,美國顯示出了寬容之心。

       

        另一方面,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日美經濟摩擦激化,伴隨著日本經濟的發展,汽車等產品對美出口增加,美國開始謀求日本在安保方面作出與其經濟能力相符的貢獻。

       

        冷戰結束后,東亞的朝核問題,中國崛起等局面依舊緊張,日美同盟被定位為“為亞洲及世界穩定與繁榮的公共財產”。1992年,日本參加了柬埔寨的聯合國維和行動(PKO)。2001年美國九?一一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后,日本擴大了包括印度洋供油活動在內的自衛隊海外任務。2014年內閣會議通過決議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次年安保法獲得國會通過,這些事件背后都有強化日美同盟的意圖。

       

      ▽歷史認識的分歧

       

        日美關系雖向著成熟步步邁進,但圍繞對歷史的認識與戰爭責任問題而產生分歧的事件也時有發生。

       

        1994年天皇訪問夏威夷之際,日本外務省探討了是否向位于珍珠港的美國海軍亞利桑那號戰列艦上的“亞利桑那紀念館”獻花,但基于日美對此褒貶不一,因擔心引發戰爭責任論,訪問地最終改成了太平洋國家紀念公墓。

       

        1995年,位于華盛頓郊外的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策劃了包括在廣島投下原子彈的B-29轟炸機“艾諾拉?蓋”在內的核爆展。但因受主張投下原子彈的正當性的退役軍人的反對,展覽最終大幅減小。

       

        2013年12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了合祀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這是2006年時任首相小泉純一郎以來日本首相首次參拜靖國。對此中韓雙方強烈反彈,美國奧巴馬政府也發表聲明稱“很失望”。安倍之后沒有參拜靖國神社。

      相關熱詞搜索:日美 戰爭 責任

      上一篇:日本為要回北方四島減輕對俄制裁措施或引西方不滿
      下一篇:日美民眾對襲擊珍珠港的歷史認識存在分歧

      分享到: 收藏
      亚洲第一大av
      <strike id="nd4ra"><bdo id="nd4ra"></bdo></strike>

      1. <em id="nd4ra"><acronym id="nd4ra"></acronym></em>
        1. <th id="nd4ra"><pre id="nd4ra"></pre></th>

          <th id="nd4ra"><pre id="nd4ra"></pre></th>